- 刊名:山东社会科学
- 主办单位: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
- 主管单位: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
- 主编:武卫华
- 刊期:月刊
- ISSN:1003-4145
- CN:37-1053/C
- 邮发代号:24-135
- 复合影响因子:
- 综合影响因子:0.458
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
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
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
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
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
中国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》
中国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》
中国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》
中国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》
中国《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》
气氛美学、超逾美学与显现美学——当今德国的“生活美学”取向
作者: 刘悦笛
摘要:“生活美学转向”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思潮,不仅“后分析美学”在这个新方向上积极加以拓展,而且,以现象学为主导的当今德国美学界也积极参与其间。在当今德国美学的“生活论转向”当中,吉尔诺特·伯梅的“气氛美学”、沃尔夫冈·韦尔施的“超逾美学”和马丁·塞尔的“显现美学”,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美学取向。伯梅与韦尔施都认为,美学应被整合为直面各类感知形式的“一般感性学”,而塞尔则仍严守美学的基本边界以防止学科泛化。与韦尔施只是倡导美学拓展疆域不同,伯梅以“气氛”为核心建构了通过身体实现的新美学,而塞尔则以“显现”为内核建构了注重过程的新美学。伯梅与塞尔皆致力于在自然关学方面加以建构,而塞尔又同韦尔施一样关注伦理与美学的关联。然而,在让美学回归生活的基本方向上,激进的“超逾美学”、中庸的“气氛关学”和保守的“显现美学”却殊途同归,这三种德意志“生活美学”可谓和而不同。
关键字: 生活美学 气氛美学 超逾美学 显现美学
上一篇:网络时代的批评家何以安身立命——由亚当·柯什的《批评之重不在话语权,而在自我理解》引发的思考
下一篇:作为“显现”的灵感——文艺创作灵感的现象学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