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刊名:山东社会科学
- 主办单位: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
- 主管单位: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
- 主编:武卫华
- 刊期:月刊
- ISSN:1003-4145
- CN:37-1053/C
- 邮发代号:24-135
- 复合影响因子:
- 综合影响因子:0.458
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
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
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
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
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
中国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》
中国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》
中国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》
中国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》
中国《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》
辨正地认识“法治”的地位和作用
作者: 苏亦工
摘要:长期以来,国内外学术界流行着一种模糊的,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认识,以为法治的作用是万能的,地位是至高无上的,西方式的法治是唯一正确的社会治理模式,并因而贬低中国文化,认为中国传统上法律与道德混淆不分,重人治,轻法治,非但未能走上现代文明,反而导致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和屈辱。本文认为,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的内心自觉,又重视外在的规范约束,主张内外兼治,礼乐双修,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。本文还认为,中西法律所塑造和期待的“人”截然不同,前者重人伦,后者重物利,这也是促使中西法制异趣的关键所在。法治的作用是有限的,不可过度拔高,必须在一定的道德、伦理、价值观念以及教育、文化和经济体制等条件配合下方能发挥正面的、积极的效用。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并未过时,不但仍有其合理性和生命力,而且从长远的意义上看,乃是最健康、最理想、最具可持续性的社会发展模式。
关键字: 法治 礼法 物利 人伦
上一篇:基督教对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影响
下一篇:老人福祉视域下养老福利多元建构